上周,市政协围绕十堰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专题协商讨论,在21项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言中,市政协常委、十堰学世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汪世学代表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提出建议,强化十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防止二次污染、净化生态环境。近日,记者结合委员建议采访了解到,十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有待规范、且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马俊杰 通讯员 肖军十堰再生资源深加工几乎为零“经初步调查,十堰每年可回收的各类废旧物资有200万吨,这在国内同等规模城市和省内市州城市都是比较大的数量。”10月30日,汪世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们一个多月的走访调研显示,十堰是以汽车产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等方面规模较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但同时又面临正规企业不多、行业尚待破题的局面。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十堰废旧物资收购网点已达1400多家,其中城区800多家,而这些通常被称作废品收购站的网点,多数是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合法经营场地的小作坊;在废品收购行业中,十堰有固定从业人员2000多人、流动收购人员3000多人,其中流动收购人员主要以进城务工人员居多,年龄大多在30-60岁之间,没有受过专门的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培训,通常凭借市场行情、从业经验来判断物品回收的种类和价值。
“调研发现,十堰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屈指可数,成规模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且回收的废旧物品都仅仅停留在打包外送层面,没有深层次的加工再利用。”汪世学说,目前十堰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模最大的是十堰上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其年交易额上亿元,主要从事废旧金属材料回收,其中大部分来自东风公司各版块及社会企业的废旧钢铁,少部分来源于社会回收网点,“尽管如此,但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也仅仅是少量利用废旧钢材加工成钢丸外销,其余废旧物品仍以打包外送为主。”“和国内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整体情况相比,十堰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已达10多万家,从业人员约1800万人,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等八大类别的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1.6亿吨,回收总值为4817亿元,节能17272万吨标准煤,占全国总能耗量38亿吨标准煤的4.6%。
该调查报告指出,近年来,十堰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其它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净化生态环境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十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空间巨大,规范管理迫在眉睫,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防止二次污染、净化生态环境,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范管理迫在眉睫昨日,记者在朝阳路一家废品收购站看到,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低矮平房内,凌乱地堆放着废旧塑料、废纸和废弃电器及金属制品。一男子正抡着大锤拆解一个刚刚收购的废弃机床,将拆下来的钢铁堆在一旁,用不上的东西则随手扔到门外。“这些废品大部分卖到河南、陕西等地,我们这里没有地方堆放,屋里装满了就联系货车拉走。”店主告诉记者,他们回收的废品大多是走街串巷的贩子收来的,只有小部分是附近居民送来卖的。
汪世学在调查报告中指出,十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问题不少,其中行业行为缺乏规范管理是最明显的。“收购人员、价格、标识、衡器等不统一,利润大的抢着收,利润小的都不收,特别对废旧电器、电池等污染大的废品,其回收、拆解、处理,没有强制措施和科学规范,流动回收人员拉板车、推自行车、肩挂编织袋在大街小巷叫买,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与此同时,十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行业规模上来看,企业利润低、产业化程度低,基本以个体经营和小企业为主;从回收利用手段来看,大部分经营者没有能力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回收利用仍以手工劳动为主;从利用工艺上来看,大件废钢铁拆解仍采用氧割和锤砸,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利用及对废旧家用电器、仪器中的贵金属回收,仍采用酸浸、火烧、人工拆卸。从环境影响上来看,污水污油横流,导致大量再生资源流失为垃圾或污染物,行成二次污染。”此外,由于废品收购人员多,网点普遍多、杂、乱,乱搭滥建、生活生产区不分、私拉乱接电线,偷盗市政、电力、通信设施事件时有发生,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
“加上十堰还没出台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地方性管理办法,回收网点、交易市场、货场、仓储等都没有固定场所,更谈不上标准化建设和行业规划,整个行业仍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行业管理迫在眉睫。”汪世学说。
深加工年产值有望超过30亿“十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严重不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生产工艺落后,再次污染难以避免。”该调查报告据此建议,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该报告指出,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净化生态环境,将是十堰实现国家国土主体功能区划“水源涵养重要区”和“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等诸多国家级生态功能的必要举措。
“目前,十堰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还属于朝阳产业,与再生资源产生量和需求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十堰再生资源发展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汪世学说,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无论对于壮大循环经济产业,还是防止二次污染、净化生态环境,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上,应推进绿色回收示范点建设,按照‘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经营有序’目标建设绿色回收网络。”该报告建议,十堰根据居民分布合理设置回收站点,统一规划、标识、着装、价格、计量、车辆、管理及规范经营;建设一个集商务中心、信息中心、分拣中心为一体,生活废品交易区、废旧金属交易区、旧货交易区等功能完备的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基本实现货物输送自动化、场内交易信息化、加工生产清洁化、安全卫生物业化、市场管理智能化。
在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建议加快再生产业园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园由科技进步带动十堰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在扶持本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和经营大户的同时,对接石家庄、沈阳、天津、武汉等地已经形成规模的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共同开发十堰再生资源产业。
在行业规范管理上,应出台政策,对从业企业及人员实施登记备案,严格持证经营、上岗制度,对经营场所不符合环保和城建规划要求的予以撤换。通过建立完善的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组织,制定出台再生资源系列规范性文件,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
此外,加强再生资源产业领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究制定税收减免政策等,都是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规范管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十堰85%以上的回收人员纳入规范体系,在城区85%以上的社区设立规范的绿色回收站点,使85%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进行规范化的交易集中处理。”调查报告指出,通过产业规划和扶持,十堰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再生资源年交易额有望达到20亿元以上、深加工年产值达3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