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垃圾已经被称之为第二矿产,发达国家有着完备的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可以通过再利用节约资源。近些年来,我省对垃圾分类收集越来越重视,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委员针对建筑垃圾、餐厨垃圾以及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政府能够加快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尽快建立,将垃圾变废为宝。
记者
追访
西安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系统的建立已被提上日程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市容园林局获悉,我市正在选址建设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随着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成,垃圾分类收集系统也将在环卫系统展开。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都通过填埋来处理,江村沟垃圾场日均垃圾处理量从当年设计的2000吨迅速上升到目前的7000多吨,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已经不能承受其重,需要尽快建设新的更为环保的垃圾处理场。我市虽然没有建立起垃圾分类收集系统,但是却通过废品回收、垃圾捡拾等方式对垃圾进行了回收再利用,然而随着近年来废品回收价格的大幅下跌,不仅家庭自主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识逐渐淡薄,进行第一次分类的收废品人员同样大幅下降,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建立已经刻不容缓。
我市垃圾分类系统一直未能建立起来,主要原因在于西安市还没有终端的处理设施。目前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的建立已经被提上日程,我市已经确定建设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市市容园林局市容环卫处副处长郝卫国介绍说,目前正在进行选址,焚烧发电厂建成后就必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垃圾分类收集将随之在居民中展开,也就是居民需要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我市垃圾回收利用率将逐步得到提升。
另外,我市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也主要通过填埋这种方式,随着建筑垃圾量的不断增加,目前建筑垃圾填埋场的选址也越来越难,市市容园林局也正在积极推动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去年,我市成功申请国家第四批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我市将采用沼气发电工艺来对餐厨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目前该项目正在稳步推动中。
相关新闻
全国每年2600万吨旧衣扔进垃圾桶,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人大代表陈绪水呼吁——
全省建公益项目
让旧衣物变废为宝
本报讯 (记者 程慧) 旧衣物还有啥好“出路”?昨日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陈绪水呼吁,建立旧衣募捐公益项目,政府部门提供免费募捐加工场所,进行产业创新,让旧衣物变废为宝,为我省绿色经济做贡献。
数据惊心
每年2600万吨旧衣服扔进垃圾桶
据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被扔掉的废旧衣服是环境污染又一重疾。大部分化纤、晴纶等衣物可降解性差,经过漂染等多道工序附带较多污染成分。由于我国还没有旧衣物分类处理的方法和机制,面对不能穿、不想穿的衣物只能当垃圾丢弃、随垃圾焚烧、填埋处理。旧衣服焚烧所产生的物质会污染大气,还含有致癌成分。
“不敢细算,全国十多亿人因旧衣物造成的浪费和污染是不可估量的。”陈绪水表示,大量废旧衣物还催生了二手服装产业,二手衣物因来源不明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两大“出路”
建立旧衣募捐公益项目变废为宝
“建立旧衣募捐公益项目,目的就是让旧衣物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减少对环境危害。”陈绪水代表提出了旧衣物两大“出路”。
“对较新衣物,捐给灾区或生活困难地区,可解决困难人群穿衣问题。”陈绪水表示,建议我省建立募捐公益项目,寻找合作商,联系面料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等部分厂家,相关机构负责回收,厂家负责清洗、消毒和再加工等。
“对废旧纺织品,进行回收利用分类处理。”对回收利用价值高的纺织品,比如棉布制品、羊绒制品、驼绒制品等,精细分离出所含价值较高的原料;对价值不高的废旧纺织品,可以进行纺纱,不可纺纱的可直接处理生成绒状再生棉。破旧衣服分配给加工厂加工成拖把、地毯、环保袋、路基布、大棚保温被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加工废旧衣物,减少原材料消耗和垃圾排放,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陈绪水认为,建立完善的集中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规范化绿色工厂,还可以解决陕西部分地区劳动力和残疾人员就业问题。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记者吕华 宋洁采写
西咸北环线、文景山公园
为建筑垃圾利用开了个好头
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昨日,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集体提案建议,促进我省建筑垃圾资源化,搭建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平台,鼓励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
现 状 建筑垃圾仅简单填埋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调研数据显示,我省现有建筑垃圾5亿多吨,每年新增约6000万吨,我省对建筑垃圾处理都是直接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建筑垃圾填埋后也危害生态环境。我省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刚刚起步,建筑垃圾回收尚处在原始的粗放阶段,大部分建筑垃圾没有充分回收利用。
建 议 推广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建材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形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综合机构平台,同时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建筑垃圾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并对建筑垃圾再生建材应用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利于建筑垃圾再生建材产品的推广使用。
筑路造景 建筑垃圾脱胎换骨
我省建筑垃圾处理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筑路、造景、再生建材”的技术手段,尽可能采取效果好、成本低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措施。例如利用大量建筑垃圾建设的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和文景山公园等,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我省多家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企业通过收集建筑垃圾,生产出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也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开辟了新途径。
建议政府投资设立
餐厨垃圾回收处理中心
餐厨垃圾不同于生活垃圾,更容易传播病菌和病毒,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昨日,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委员再次将餐厨垃圾处理提上会议桌,建议建立餐厨废弃物回收处理机构,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
现 状 不安全回收 威胁市民健康
省政协委员王书正说,餐厨废弃物极易腐烂变质,传播细菌和病毒,而法律法规对餐厨垃圾的管理规定不尽完善,我省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目前也没有统一的回收处理机构,对百姓的餐桌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以商洛市为例,目前,全市获证的餐饮单位近5000家,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在400吨左右,这些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都没有明确合法的回收渠道,有的直接倾倒在城市下水道或沿街的生活垃圾箱,有的专人回收养猪,有的则可能被秘密回收提炼地沟油,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建 议 建立餐厨垃圾处理中心
王书正建议规范收集运输餐厨垃圾,对餐厨垃圾的产生、转移、处置等环节,制订严格的管理规定,要求餐饮企业分类收集餐厨垃圾,严禁擅自倾倒或交给未经许可的单位或个人运输处置,严禁非法收运、加工餐厨垃圾。同时建议借鉴发达城市经验,由政府统一投资在各地建立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对当地所有餐饮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统一回收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另外,建议建立全覆盖、无缝隙的监管运作体系,将餐厨垃圾纳入法制化管理、资源化利用的轨道。
尽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目前,我省尚未实现垃圾分类处理,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陈利等省政协委员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建议尽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从每家每户开始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现 状 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危害生态环境
陈利委员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垃圾处理对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影响逐渐加重。在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焚烧等过程中,因为没有分类分装处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巨大。
建 议 制定规范 垃圾不分类不收
委员建议,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入法,解决法规缺失问题,明确政府及公民在实施垃圾分类中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垃圾分类相关设施技术标准,对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分类搬运、分类回收、分类处理各环节做出明确规定,并做出激励性和惩罚性规定,对单位和家庭生活垃圾实行垃圾袋实名制管理,凡不按规定分类的一律不予接收,以此严格约束和规范全社会的行为,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循环、再利用。
先在机关单位开展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处理,前提是分类,核心在处理。建议用倒逼机制推动,先解决终端处理设施以引导分类处理。其次在街道、小区合理布局充足的垃圾分类设施。各级财政应安排足够的财力用以建设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营。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放宽准入条件,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垃圾分类处理领域。
另外建议,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垃圾分类要首先在西安、宝鸡、咸阳等大中城市实施,宜先在管理正规且便于管理的机关单位、商场、校园等开展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