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桥物资利用 >> 新闻中心 >> 物资行业新闻
四川固废年产生超过1.2亿吨 计划再建3个危废处置中心

[ 信息发布:本站 | 发布时间:2015-02-06 | 浏览:5358 ]

中国废旧物资网资讯平台:重庆买卖医疗废物事件、四川四氯化硅非法转移与倾倒事件、云南铬渣污染事件……最近几年,环保部通报的几起环境污染事件,让大众对固废污染,尤其是危废污染这一“环境杀手”的关注度不断高涨。

  据统计,四川每年固体废物产生量超过1.2亿吨,其中危险废物年产生量约250万吨,产生量位列全国第8位,固废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此次省两会,省人大代表、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的议案便聚焦于此。监管发力,增加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人员编制。提升处置能力,川东、川西和川北各再建一个危废处置中心,建立跨省危险废物转移GPS跟踪定位系统等,如何“出击”,环保厅长给出了防治“招数”。

  现状/固废年产生超过1.2亿吨固废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是必须考虑的现实难题。

  据统计,全省每年固体废物产生量超过1.2亿吨,包括尾矿、粉煤灰等在内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超过8000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000万吨。此外,还有不少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物产生。

  在大数据背后,暗藏着不少环境风险。“近年来,我省固体废物环境风险事件频发。如内江隆昌、雅安汉源的铅污染事件、安县银河建化水溶性六价铬超标等。”姜晓亭说。

  “就固体废物风险防范而言,目前,全省对突发固体废物污染应急事件防范覆盖范围狭窄,纵深不足,防范重点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重点工业园区、重点监控企业。”姜晓亭说,对县级及以下城市、普通工业园区、园区外企业、非重点防控企业的应急防范基本处于“半真空”状态。

  防治/再建3个危废处置中心“目前,全省仅建成国家规划的成都、攀枝花危废处置中心,处置能力不到10万吨,而全省每年危废的委托处置量是35万吨,处置率极低。”姜晓亭介绍,全省大宗固废处置及利用水平不高,大部分都只是由企业做简单的防护处理,综合利用率仅60%。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为80%,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姜晓亭说,我省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对社会源废弃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置、电子废物与废线路板处置、危险废物的运输与转移处置等涉嫌环境违法问题,无法开展危险废物属性鉴别与认定工作。截至2014年底,全省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尚无一套专业的危险废物属性鉴别仪器与设备。

  要对固废污染“动真格”,加强固废监督管理机构与处置设施能力建设,不可或缺。

  “首先,要加快淘汰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危废处置工艺和设施,提档升级。”姜晓亭说。“同时,要加快推进全省医疗废物处置项目建设并尽快投入运营,确保21个市州全覆盖。并在川东、川西和川北各再建一个危废处置中心,提高全省危险废物处置率。”此外,还需对全省32家危废处置利用企业建立实时监控系统,规范危险废物转移、处置、利用和储存行为。建立跨省、跨地区危险废物转移GPS跟踪定位系统,确保危废转移安全。加强固体废物定性、定量属性鉴别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增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

  监管/统筹规划全省固废管理机构监管人员严重匮乏。据姜晓亭透露,目前,全省专职固废管理机构仅有6个,工作人员共12名,其中省固废中心在编人员6名,其余5个市州固废中心专职人员共6名。

  “人员太少了,实在难以完成任务。”姜晓亭说。按照环保部要求,这12名工作人员,每年要对全省所有大型固废产生企业进行排查、对所有危险废物进行申报登记、对500家重点监管源单位进行规范化督查考核、对全省所有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并开展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环境监管、污染防治技术等专项培训。

  他建议,由省编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省固体废物管理机构人员编制问题开展系统调研,统筹考虑省、市、县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要增加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人员编制,从全省选拔一批高素质人才,充实固废监管队伍。”此外,姜晓亭认为,要加强全省固废污染防治规划,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四川省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同时,要严厉打击触碰环保“红线”的行为。“要认真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和‘两高’司法解释,严格环境执法,对违法转移、非法倾倒和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坚决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