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当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总体方案》,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近日下发《江苏省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实施方案》和《江苏省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2014-2015年工作计划》,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
经过初步加工的餐厨垃圾,随后被输送到各个生产环节,最终每天可置换出20多吨生物柴油、20000方沼气、15吨蝇蛆蛋白。“沼气可供公司用电、热能可供锅炉运转,基本自给自足,”公司企业发展部主管徐永盛说,“三大产业中,蝇蛆工程附加值最高,一吨蝇蛆活体市场价在8000元以上。”
“对餐厨垃圾、地沟油进行统一规范化利用,能化解处理难题、减轻环境负担,避免地沟油、‘泔水猪’流入市场。”公司董事长宋秀辉说,这是一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过程,扬州、无锡、常州、淮安等省内多个城市都来参观考察过。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在苏州联合召开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现场会,面向全国推广餐厨垃圾处置的苏州模式。
餐厨垃圾回收是苏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缩影。今年1月,苏州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和公示,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地区。苏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苏州已经建成了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石化废弃物综合利用、冶金(钢铁)余热余压循环利用、电厂废弃物脱硫副产品循环利用、污泥资源化利用、餐厨废弃物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多条成熟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循环经济的发展为苏州城市发展增添了后劲。
发展循环经济,苏州起步早、起点高。从2006年开始,苏州即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围绕“苏州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课题,探索构建苏州市循环经济的总体框架。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重镇和工业强市,苏州拥有众多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
如何推进这些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实现清洁生产,对该市循环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苏州工业园区,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紧缺现实倒逼着园区较早启动循环经济探索。自2007年年底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列为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产业园区以来,在企业、行业、园区三个层面大力推进循环型工业发展。通过一系列创新和尝试,苏州工业园区尝到了“甜头”。仅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循环化改造、提高利用效率方面,就可为园区每年节约22.87万吨标煤,4.3万吨蒸汽;同时每年节约700吨的金属材料、1198万吨水并产生1万吨建筑材料。
循环经济大潮涌动,不断为城市发展“减压”。目前,苏州全市工业废液集中处理利用率8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4.9%,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8%。苏州已经建成6家省级以上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6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苏州还分两批在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等行业中形成了25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370家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苏州的积极探索,推动了全省循环经济的普遍发展。目前,全省9家国家级、190家省级单位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正全面推进,覆盖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纺织、印染、建材、轻工、食品等重点行业,涉及城市、园区、企业三个层次载体。199家示范试点累计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和循环经济项目1200多项,实现节能1400万吨标准煤。
截止到2014年2月,南京、无锡、徐州、苏州、淮安等5市进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行列,全省64家园区完成了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41家园区准备启动实施方案编制。围绕太湖等重点流域和化工、印染、酿造等重点行业,全省累计完成6000家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居全国前列;共实施4300多项中高费改造方案,实现节能480万吨标准煤、节水12.8亿立方米,减排化学需氧量8.15万吨、二氧化硫31万吨,企业主要污染物平均削减20%。
中再网参考观点: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发展绝不是仅能实现当地的资源转换、循环利用、增加GDP、增加税收和解决就业,更重要的是园区能通过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提升全省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成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甚至成为全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典范。